杨梅怎么分好坏 杨梅怎样分好灌? 怎样看杨梅新不新鲜
施肥时期和用量 1.幼树期施肥杨梅幼树施肥,以促进生长、早日形成树冠为主要目的。因此,为了促进根系伸展和树冠迅速扩大,除种植前施足基肥外,在3~7 月份的生长季节,应以少量多次施用,以每月l次为最佳,同时应增加磷肥施用量,氮、磷、钾的比例大致在1∶0.5∶1。如用含氮、磷、钾的复合肥(指接近等量式的复合肥),每次每株施0.1~0.15 kg,或用尿素、硫酸钾、过磷酸钙的混合肥料或硝酸钾和过磷酸钙的混合肥,每次每株施0.1~0.2kg 即可。因杨梅幼树抵抗力弱,肥料要在土壤含水量充足时施入,否则要加水溶解后再施入。施肥范围在主干半径20cm以外,避免与根系接触。在种植后第2~3年同样施肥,但用量适当增加,施肥范围随树冠增大外移。2.结局树施肥从第4年开始,树冠初步形成后,采用结局树的施肥办法。结局树施肥,应根据杨梅生长和结局的特性来确定施肥时期。这些特性包括:杨梅根系与枝梢的年生长动态;杨梅当年开花、结局、硬核和果实成熟时期;杨梅花芽分化和发育时期。3.枝梢生长特点。根据对荸荠种杨梅观察,枝梢生长有3个高峰期。春梢高峰期在3月底~5月底,占全年生长量的70%以上;夏梢高峰期在6月底~7 月初前后;秋梢高峰期在9月份,后两个时期的生长量不到总量的30%。在我国云贵高原,杨梅枝梢的生长期提早,加之7~8 月多雨,温度偏低,夏梢生长期长,生长量变大。4.根系生长特点。杨梅根生长的第1个高峰期在3月初~5月底,这大致相当于春梢生长高峰期;第2个高峰期为6月初~8月初,略早于夏梢高峰期;第3个高峰期为8月下旬到10月下旬,除严寒冬天停顿外,其余时刻根都在缓慢生长。5.花芽分化特点。杨梅花芽在11月开始萌动生长果柄,3月初开花结局,4月中下旬硬核、果实迅速膨大,5月份开始成熟,6月底到8 月底在当年新抽的枝条上形成花芽,备作次年结局。综观以上重要变化,杨梅的生长发育基本上集中在一年的上半年完成,施肥的时刻应该按“兵马未到,粮草先行”的规则,即大部分的肥料要先于杨梅的主要生长发育期施用,当然也留少部分肥料,用于大量结局后树体营养空虚时施用。成年树施肥,氮、磷、钾三要素的比例一般以4∶1∶5为宜,但可以根据结局和土壤肥力情况而调整。6.结局树施肥时期。一般而论,一年中杨梅应施3次肥。第1次为“花前肥”,在2月份开花前(春梢发生前)施用。但如果是迟效肥(如有机肥料等),则应在上年的11 月份左右施入,经一段时刻的腐熟,使杨梅在开花和长春梢时才可吸收到肥料。第2次为“壮果肥”,在硬核期结束、果实开始迅速肥大时(云南富民在4 月中、下旬)施入,供果实肥大、夏梢发生和花芽分化发育之用。第3次为“采后肥”,在果实采后约7 月上、中旬施用,以弥补大量结局后树体营养的消耗。如果发生大致年现象,在结局大年的采后肥要重施,结局小年采后肥可少施或不施。施肥量的几许主要根据树体营养消耗的几许而定。施肥技巧杨梅施肥一般按树龄大致,采用下列几种技巧。1.盘穴状施肥。用于对幼树的施肥,以杨梅树干为中心,把土壤向四周呈圆盘状耙开,圆盘的大致与树冠外围相当,深度在10~20 cm,耙出的土堆在圆盘外四周,把肥料均匀地撒施在盘内,施后把圆盘四周的土盖回原处。2.环沟状施肥。一般用于大树施肥,因大树根分布很广,难以开出面积很大的盘状穴而用环沟施肥。其办法是以主干为中心,以树冠外围的大致挖环状沟,沟宽30cm 左右,深20cm左右,将肥料施入环状沟内,与土壤拌匀后盖土。这种技巧因挖沟与根系生长路线垂直,使根系断伤较多,应注意在挖沟时少伤根。3.放射沟状或点穴状施肥。大树杨梅根系延展很广,如果肥料数量有限,为了更好地发挥肥料效果,可采用放射状沟或点穴状施肥。根据树体大致以树干为中心,沿树冠滴水线开挖2 ~8条深20~30cm、长30~40cm的沟或穴,肥料施入以后与土混合再盖土。4.环状施肥可以与放射沟状或点穴状施肥在不同年份交互使用,这样使肥料更加均匀,减少根系的损伤,有利于根系的再生复壮。容易溶解的肥料可以浅施,施后能随雨水流向土壤深处:不容易溶解的肥料,特别是磷肥应该适当深施,深到根系存在的部位,由于不易溶解的肥料流动性差,不易随水流到下层根分布部位,影响肥料的利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