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麦种植应注意的几点小麦种植需要的条件

小麦种植应注意的几点
(整理:荆灿涛在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上的讲话要点)
三堂镇玉皇村姜勇

三堂镇小麦种植主要涵盖品种选择、整地播种、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。具体情况如下:
一、品种选择
选用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高产优质品种是确保丰产的基础。
推荐品种:根据太和县农业部门的指导,我镇可选用综合抗性强(抗寒、抗倒、抗病)、稳产性好的品种,例如冠麦1号、安农0711、周麦36、皖麦203、伟隆169、恒进麦8号等。
基本规则:优先选择对小麦赤霉病等主要病害具有抗(耐)性的品种,并积极推广优质、多抗、高产品种,以降低病害流行风险。
二、整地与播种
精细的整地和适时的播种是构建合理群体结构的关键。
精细整地:提倡扩大机械深耕深松面积,耕深应达到25厘米以上。对于旋耕整地的麦田,需旋耕两遍后镇压耙实,旋耕深度要达到15厘米以上。
秸秆还田:若进行秸秆还田,需确保秸秆粉碎质量,长度控制在5厘米下面内容。
适期播种:
半冬性品种:常年适宜的播种期为10月下旬。
播种量:在正常条件下,湿度合适,建议每亩25斤。播期推迟或土壤肥力偏低时,应适当增加播量。
播种技术:
行距与深度:播种行距以20-22厘米为宜,播种深度控制在3-5厘米。
播后镇压:建议使用带镇压装置的播种机随种随压,播后可再镇压1-2遍,以防止跑墒。
三、肥料管理
科学施肥是进步产量和质量的重要保障。
测土配方:增施有机肥,推广缓控释肥、有机无机复混肥等新型肥料。一般情况下,每亩施肥总量建议为:每亩120斤左右。(高氮复合肥)
在春季返青期或拔节期追施每亩10斤左右尿素。
四、病虫害防治
坚持“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”的方针,重点防控蚜虫赤霉病等主要病虫害。
种子处理:播种前必须进行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,以有效预防纹枯病、茎基腐病、根腐病等根部病害及地下害虫。
田间管理:
化学除草:应在小麦拔节前、日平均气温5℃以上时及时进行化学除草。
病虫监测:密切关注小麦纹枯病、蚜虫、麦蜘蛛等病虫害的发生情况,并在返青至拔节初期进行针对性防治。
重点防控:特别要注意防控小麦赤霉病,应把握“见花打药”的规则,在抽穗扬花期主动喷药预防。
聊了这么多,我镇的小麦种植强调良种、良法、良田、良机的结合。建议农户在实际操作中,密切结合本地具体苗情和天气变化,必要时咨询当地农业技术人员,以实现科学种田和丰产丰收的目标。

版权声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