挂红虫钩一定带刺吗挂红虫要用有刺钩吗,挂在有刺钩上面不易脱落且不易跑鱼挂红虫钩用

挂红虫时,推荐选择有刺钩,尤其是新手。由于有刺钩挂红虫时不易脱落,并且中鱼后不容易跑鱼。

钩型选用:常见的有袖钩、伊豆钩、丸世钩、海夕钩等。

挂钩技巧:常见挂钩技巧有直挂法、绑把法、包食法、拉饵法等。

适钓鱼种:主要包括有鲫鱼、罗非鱼、鲤鱼、黄颡鱼、鲶鱼等。

一、挂红虫要用有刺钩吗

1、钩型论述

挂红虫建议用有刺钩。红虫是钓鱼最常用的虫饵其中一个,素有“万能鱼饵”的美誉,不管是鲫鱼、鲤鱼等杂食性鱼类还是鲶鱼、黄颡鱼等肉食性鱼类都不在话下,用红虫钓鱼既可以用有刺钩,也可以用无刺钩,但新手一般建议用有刺钩,其一是有刺钩挂红虫不容易脱落,其二是新手用有刺钩不容易跑鱼。

2、钩型选用

(1)袖钩:袖钩的特点是钩条细、钩门窄、钩柄长、钩尖直,优点是钩身轻利于吃钩、钩柄长能快速卸鱼,缺点是强度偏低,最适合钓鲫鱼、罗非鱼、白条鱼、鲴鱼等小型鱼类。

(2)伊豆钩:伊豆钩的特点是钩条适中、钩门窄、钩柄长、钩尖呈歪嘴状(歪嘴钩),优点是中鱼率高且适合挂蚯蚓、红虫等活饵,缺点是容易拉豁鱼嘴,最适合鱼情复杂的野钓。

(3)丸世钩:丸世钩的特点是钩条适中、钩门窄、钩柄长、钩尖呈歪嘴状(歪嘴钩),优点是中鱼率高且适合挂蚯蚓、红虫等活饵,缺点是容易缠子线,最适合钓黄颡鱼、鲶鱼等。

(4)海夕钩:海夕钩的特点是钩条细、钩门宽、钩柄长、钩尖稍内敛,优点是钩身轻便于鱼吃饵、钩门宽能牢牢钩住鱼嘴,缺点是强度偏低,最适合野钓鲫鱼、鳊鱼、罗非鱼等。

3、挂钩技巧

(1)直挂法:将活红虫直接挂在鱼钩上,每个钩子可以挂一条,也可以挂多条,钓小鱼时要单挂,钓大鱼时要多挂,鱼多时要单挂,鱼少时要多挂,但一定要用个大皮厚的公虫。

(2)绑把法:将红虫直接用红线捆绑起来,也可以用红虫夹将红虫用橡皮筋套成把状,可用公虫也可用母虫,但用公虫不如用母虫经济实惠,最适合钓大鲫鱼和个体较大的鲤鱼。

(3)包食法:将几条红虫挂在钩上,接着将和好且比较松散的面饵轻轻包在红虫的外面,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既利用面饵的雾化和味道来引鱼,又利用红虫的适口性来促使鱼吞钩。

(4)拉饵法:将一定数量的红虫平铺在饵盆中,接着在红虫上面均匀的撤上一层红虫伴侣(渔具店有售,上面有详细的使用说明),搅拌均匀,最终拢在一起放在饵盘上做拉饵用。

4、适钓鱼种

(1)鲫鱼:鲫鱼是最常见的淡水鱼类,俗称鲫瓜子、月鲫仔、鲫壳鱼等,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池塘、溪流、沟渠、江河、湖库等水体中,普通鲫鱼(土鲫鱼)一般都在1斤以内。

(2)罗非鱼:罗非鱼是我国引进的淡水鱼类,俗称非洲鲫鱼、福寿鱼、吴郭鱼等,原产于非洲,常见个体1-2千克,最大个体可达5千克以上,但超过2千克的罗非鱼极为少见。

(3)鲤鱼:鲤鱼是常见的淡水鱼类,俗称鲤拐子、鲤子、毛子等,杂食性,常单独或成小群生活在平静且水草丛生的水体底层,常见个体5-10千克,最大个体可达100千克以上。

(4)黄颡鱼:黄颡鱼是常见的淡水鱼类,俗称黄角丁、黄骨鱼、黄沙古等,广泛分布于长江、黄河、珠江、黑龙江等流域,常见个体200-400克,某些品种最大可达1千克以上。

(5)鲶鱼:鲶鱼是常见的淡水鱼类,俗称塘鲺、胡子鲶、鲶巴郎等,肉食性且贪食,个体因种类不同而不同,例如土鲶最大个体2-3千克,湄公河巨鲶最大可达200-300千克。

二、红虫饵料颗粒的挂钩技巧

1、单饵挂法

将鱼钩的尖端从红虫饵料颗粒上的皮筋穿过,让尖端与饵料保持平行,并紧贴在饵料上,同时注意鱼钩上的倒刺位于饵料靠中间部分的橡皮筋处。

2、双饵挂法

将较大的饵料用鱼钩穿过皮筋,移至鱼钩的末端,接着将较小的饵料按照单饵挂法挂好。

3、串连饵挂法

与双饵挂法类似,用鱼钩穿过饵料的皮筋,将饵料移至子线上,可以根据情况,多在子线上挂几颗饵料,最终按照单饵挂法在鱼钩尖端挂好饵料。

4、排饵挂法

将鱼钩的尖端从红虫饵料颗粒上的皮筋穿过,让尖端与饵料保持平行,并紧贴在饵料上,接着重复此操作,在鱼钩的尖端挂上多颗饵料,形成一堆。

版权声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