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宵佳节,月圆人团圆,古人的诗句将这一夜的美景描绘得如诗如画。月下饮酒、花灯璀璨,欢声笑语,宛如仙境。玉树银花、龙烛凤灯,尽展盛世繁华。让我们在这美好的夜晚,共同感受这份诗意,享受这份团圆。愿每一句诗句都能勾起你对传统节日的温馨回忆,让这元宵之夜,月圆人更圆。
关于元宵赏月的诗句
自古以来,元宵赏月便是文人墨客们挥洒诗意的舞台,下面内容几句,或描绘月色如画,或抒发赏月时的情感,无不透露出古人赏月的雅兴,1、太白清狂,好对金樽邀月饮;更生勤读,自有藜杖照书来,火树银花,今夜元宵竟不夜;碧桃春水,洞天此处别有天,玉宇无尘,月明碧玉三千界;银河有影,人醉春风十二楼,玉树银花,万户当门观瑞雪;欢歌笑靥,千家把酒赏花灯,龙烛凤灯,灼灼光开全盛世;玉箫金管,雍雍齐唱太平春,乐事逢春,装成锦绣辉元夜;歌声彻晓,引得嫦娥动春心。
这段诗句将元宵节赏月的场景描绘得淋漓尽致,月下饮酒、读书,花灯璀璨,乐声悠扬,宛如仙境,玉树银花、龙烛凤灯,更是将盛世繁华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2、元宵江畔月色
江畔何人初见月,江月何年初照人:此句出自张若虚的《春江花月夜》,描绘了江畔与月亮之间的悠久关系,适合用来形容元宵佳节江边赏月的静谧与深远。
3、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:月亮爬上了柳树的枝头,与心爱的人相约在黄昏之后共赏花灯,今年元夜时,月与灯依旧,不见去年人,泪湿春衫袖:今年的元宵节,月亮和灯火依旧明亮,但去年相约的人却已不在,不禁让人泪湿衣袖。
4、崔液《上元夜》
诗句:玉漏银壶且莫催,铁关金锁彻明开,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
解析: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,大众迫不及待地等待城门打开,纷纷出门赏月、看灯的热闹景象。
欧阳修《生查子·元夕》
诗句:去年元夜时,花市灯如昼,月到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。
5、春到人间人似玉,灯烧月下月如银,满街珠翠游村女,沸地笙歌赛社神,不展芳尊开口笑,怎样消得此良辰。《上元夜》(唐)崔液
玉漏铜壶且莫催,铁关金锁彻夜开;谁家见月能闲坐,何处闻灯不看来。《十五夜观灯》(唐)卢照邻
锦里开芳宴,兰红艳早年,缛彩遥分地,繁光远缀天。
6、《正月十五夜》
作者:唐·苏味道
火树银花合,星桥铁锁开,暗尘随马去,明月逐人来,游伎皆秾李,行歌尽落梅,金吾不禁夜,玉漏莫相催。
诗句解析:火树银花合,星桥铁锁开:这句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灯火璀璨的繁华景象,象征着节日的热闹与喜庆。
春到人间人似玉下一句
春到人间人似玉,灯烧月下月如银,这首诗句描绘的是春天夜晚的美景,春到人间人似玉”形容春天来到人间,美景映衬得大众如同玉石般秀丽;“灯烧月下月如银”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灯火通明,月光皎洁如银的景象,与上一句形成了秀丽的对仗。
春天来到人间,大众都像美玉一样焕发出秀丽的光彩;灯笼在月下燃烧,月亮就像银盘一样皎洁明亮。“春到人间人似玉,灯烧月下月如银。”出自明代诗人唐寅所作的《元宵》,玉:美玉,象征美好,灯:灯笼,银:白银,形容月光皎洁。
春到人间人似玉,灯烧月下月如银,满街珠翠游村女,沸地笙歌赛社神,不展芳尊开口笑,怎样消得此良辰,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这样的:这样的夜,如果只有灿烂的灯,缺少皎洁的月,无以尽兴;这样的夜,如果只有皎洁的月,没有灿烂的灯,无以为春。
有灯无月不娱人,有月无灯不算春,春到人间人似玉,灯烧月下月如银,满街珠翠游村女,沸地笙歌赛社神,不展芳尊开口笑,怎样消得此良辰。
《上元夜》 (唐)崔液
玉漏铜壶且莫催,铁关金锁彻夜开;谁家见月能闲坐,何处闻灯不看来。
《十五夜观灯》 (唐)卢照邻
锦里开芳宴,兰红艳早年,缛彩遥分地,繁光远缀天。
春到人间花似玉下句写什么好!
春到人间花似玉,这句诗描绘了春天到来时,鲜花盛开,美景如画的景象,下句可以写什么,取决于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,下面内容是一些建议:
1. 春风拂面柳如烟,万物复苏展新颜。
2. 桃红柳绿映春光,人间美景共欢畅。
3. 春雨润物无声处,花开花落皆芳华。
4. 春色满园关不住,一枝红杏出墙来。
这些下句均能体现出春天生机勃勃、美景如画的意境,与“春到人间花似玉”相得益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