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篇:牡丹为何让诗人如此痴迷?
“唯有牡丹真国色,花开时节动京城”——唐代刘禹锡的一句诗,道尽了牡丹在文人心中的地位。牡丹的诗词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,从”花中之王”到”国色天香”,牡丹以其雍容华贵的姿态征服了无数诗人。四月春深,正是牡丹盛放之时,让我们通过30首经典牡丹的诗词,感受这份跨越千年的惊艳。
一、唐代牡丹诗:盛世风华的最强音
唐代是牡丹诗词的黄金时代,诗大众毫不吝啬对牡丹的赞美。刘禹锡的《赏牡丹》直接点明”唯有牡丹真国色”,而徐凝更夸张:”何人不爱牡丹花,占断城中好物华”。
有趣的是,诗大众不仅写牡丹的美,还常拿其他花卉对比。比如刘禹锡说芍药”妖无格”,芙蕖”净少情”,只有牡丹才是真绝色。皮日休更是直接封王:”竞夸天下无双艳,独立人间第一香”。
你知道吗?唐代长安城曾因牡丹引发狂热。《裴给事宅白牡丹’里面就记载了”长安豪贵惜春残,争玩街西紫牡丹”的盛况,连白牡丹都因不够艳丽而被冷落。
二、宋词中的牡丹:婉约与豪放的双重奏
宋代词人笔下的牡丹更添几分细腻。辛弃疾写”姚魏名流,年年揽断,雨恨风愁”,把牡丹比作名士;姜夔的”沈香亭北又青苔,唯有当时蝴蝶自飞来”则带着物是人非的感伤。
最特别的当数贺铸的《鹧鸪天》,一句”开元天宝盛长安”将牡丹与盛唐气象相连。而吴文英更妙:”醉花却要人扶”,把牡丹拟人化,仿佛一位醉酒的贵妃。这些牡丹的诗词,既有对美的赞叹,也暗含对时代的感慨。
三、牡丹诗词里的千年情思
从薛涛”夜深闲共说相思”的缠绵,到鱼玄机”及至移根上林苑,王孙方恨买无因”的讽喻,牡丹在诗人笔下承载了太多情感。
李商隐用”我是梦中传彩笔,欲书花叶寄朝云”表达对美的追求;而王贞白的《白牡丹》却写道:”家人淡妆罢,无语倚朱栏”,展现出一派静谧。这些牡丹的诗词就像多棱镜,折射出古人丰富的灵魂全球。
小编归纳一下:牡丹依旧,诗意长存
千年过去,牡丹的诗词依然让我们心驰神往。无论是”千娇万态破朝霞”的绚烂,还是”静中相对更情多”的含蓄,这些诗句早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。下次赏牡丹时,不妨吟诵几句古人诗词,或许能看见不一样的花姿。
(你还知道哪些不为人知的牡丹诗词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