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峰区:蔬菜小镇的致富“椒”响曲 西峰菜价

新甘肃·甘肃农民报记者 王甜 通讯员 毛娜娜 文/图

盛夏时节,西峰区肖金镇的田间地头处处可见忙碌的收获场景。一座座蔬菜大棚里,青翠欲滴、形态各异的辣椒挂满枝头,采摘工大众穿梭其间,手脚麻利地收获着夏日的丰盈。在新建的辣椒集散交易中心,满载新鲜辣椒的货车驶向各地市场。作为西峰区的“蔬菜产业龙头小镇”,肖金镇今夏辣椒产业格外红火,日产超10吨,以过硬的质量和畅通的渠道,正源源不断地走向全国消费者的餐桌。

村民正在采摘辣椒。盘小美 摄

绘就丰收新图景

连日来,肖金镇小寨村的百座辣椒大棚内外一派忙碌的采摘、分拣、运输场景。今年虽是小寨村首次尝试大规模辣椒种植,但得益于良好的管理和适宜的环境,辣椒质量和产量都超出了预期。“我们每天上20多个工人,当天采摘,当天分拣,装上袋子客户当天发走。”基地负责人高光辉介绍,头茬辣椒日采摘量就稳定在1万斤左右,产业起步即显蓬勃之势。

肖金镇是西峰区蔬菜种植面积最大、外销市场最广的蔬菜产出大镇。今年,全镇仅辣椒种植面积就突破了3000亩大关。新增辣椒种植户超过30户,全镇种植户总数已超百户。截至目前,已在芮岭、王庄、李城、胡同等11个村成立10处辣椒生产基地。其中大棚种植1460座,露地种植1000亩。辣椒,正成为全镇增收致富的“金钥匙”。

村民正在采摘头茬辣椒。毛娜娜摄

村民正在分拣辣椒。毛娜娜摄

跑出流通加速度

蔬菜贵在新鲜。怎样将分散在各基地的辣椒高效汇集、快速发往市场?今年,肖金镇早早谋划,赶在辣椒采收季到来之前,成立了全镇辣椒集散交易中心。

如今,每天新鲜采摘的辣椒从11个村、10处辣椒生产基地汇聚于此,经过再次分拣、包装后,直接装车发运,自6月5日运行以来,该集散中心已累计发货超过350吨。“集散中心每天最少出货量是3.5吨,最多可以达到20吨。目前主要发往陕西、兰州、白银,还有区内的西郊市场。将来我们还要发往广州江南市场和成都市场。”小寨村党支部书记路思伟介绍。

陕西客商赵以撒是集散中心的常客,“我从西安过来,每天从这边儿走10到20吨货,目前已经走了有60到70吨了,往全国各地发。”赵以撒说,这个集散中心的辣椒不仅质量好,品种也多。如今,肖金镇的辣椒种植已从传统的陇椒、螺丝椒拓展到了线椒、加工椒等能够适应多类市场品种。

肖金镇小寨村辣椒基地。盘小美 摄

激活大棚“链”经济

产业的进步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支持。这几日,新晋种植户米国华的大棚辣椒也进入了采摘期,去年露天种植辣椒受损严重,今年,在政府每棚1万元补助政策的激励下,他果断转型,搭建了21座大棚进步设施辣椒种植。“这段时刻价格已经从1块3涨到1块8了,收益肯定要比去年好。”米国华对今年的收成充满信心。

肖金镇副镇长田飞算了一笔效益账:“我们采用分散种植,集中销售的模式,每棚的单棚产量能达到8000斤以上,种植户棚均的收入在7000元以上。”设施农业不仅有效抵御了天然灾害风险,更显著提升了产量和效益。

从零散种植到规模经营,从单一品种到多元进步,从提篮小卖到集散全国,肖金镇用一串串火红的辣椒,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动人“椒”响曲,“蔬菜小镇”的致富名片已经响亮田畴。如今,蓬勃进步的辣椒产业在鼓足种植户钱袋子的同时,也让产业进步红利惠及到了更多群众。据田飞介绍,全镇10个辣椒基地在吸纳500人长期就业的同时,还为2000多人提供了临时务工机会。

版权声明